近日一篇发表于《frontiers in Immunology》题为“Small Molecule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duced by Cryptococcus gattii: Identification of a Tripeptide Controlling Cryptococcal Infection in an Invertebrate Host Model”的文献为大家提供了关于格特隐球菌的外泌体成分和功能研究的新动向。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隐球菌释放的外泌体的6种三肽成分,并证明了其中一种三肽(Ile-Pro-Ile)对感染宿主存活的保护性功能。
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外泌体(Exosome)特指直径在30-150nm的盘状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现已证实可以分泌外泌体的体细胞有:肥大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
大量研究发现外泌体是“细胞(信息)交互”的主要模式之一,在免疫中抗原呈递(AP)、肿瘤的生长与迁移(Metastasis、Angiogenesis),组织损伤的修复等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真菌产生的外泌体研究直到最近才为研究人员所关注,作为近年来发病率日趋上升的隐球菌感染,其自身产生的外泌体组分和功能在该研究中得到了深度地探索。
本研究通过对隐球菌体外培养液的过滤离心办法获取到格特隐球菌的外泌体,然后使用质谱方法和分子网络多元分析,确定了外泌体内部可能的6种短肽类活性组分和氨基酸序列。改研究使用了大蜡螟幼虫作为感染宿主,分别将单纯格特菌株和格特菌及外泌体中的三肽(Ile-Pro-Ile)混合注射到大蜡螟幼虫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格特菌和三肽混合注射的幼虫存活率更高,提示隐球菌释放外泌体中的肽类物质潜在的免疫保护机能。值得一提的是,与常见外泌体成分的“促进疾病发生的正反馈功效”不同,该研究不仅首次发现了隐球菌外泌体的若干种特征性三肽活性成分,并且首次证明了该类物质对感染宿主的“保护”功效,这些发现为日后隐球菌免疫,感染耐受,抗生素研发等方向提供更多的启示。